期刊封面

许建英: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对苏俄的情报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至1922年底,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成为英国搜集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中亚情报和对苏俄宣传的基地。本文以英属印度事务部档案为主,结合有关文献,就这段时间内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及其总领事的活动加以研究。所以选择该段时间,主要是因为:首先,此期是十月革命爆发后英国以新疆为基地对苏俄中亚进行情报搜集和宣传最为重要的阶段;其次,此期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的情报和宣传活动涉及到英国对苏俄政策;同时,该问题也涉及到英国对新疆的政策,所以,对其加以探讨也是我们研究此期英国在新疆活动的组成部分。
马继业与贝利使团
马继业是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馆的开创者,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其作为赴苏俄中亚贝利使团的重要成员之一,较早地参与了对苏俄情报活动。
1918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在进行之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使英国对中亚地区颇为担心,因为德国和土耳其极力向中东和中亚渗透,其结果会威胁并控制该地区重要的资源,并有可能在印度激起政治混乱。鉴于此,英国决定派出两个军事使团,加强情报搜集工作。一个使团是由维尔弗里德·马里森将军率领的小部队组成,前往伊朗北部;另一个使团则由弗里德里克·贝利、L·斯图瓦特·布莱克和珀斯·艾瑟顿三名军官组成,前往喀什噶尔。
由于缺乏明确的指示,马里森使团超越权限,在跨里海地区和反苏维埃的军队一起进行军事行动。1919年1月后,该使团本来是进行反德国活动,结果却变成了遏制苏维埃政权。马里森所率军队规模小,与之联合的反苏势力并不可靠,马里森不久便受命撤退,其任务只限于搜集情报。1919年,阿富汗新政权试图获得苏俄支持进行反英活动,这使得马里森使团的作用显现出来。马里森使团深入中亚南部腹地,获得较为重要的情报,而且很快上报给英属印度政府。此外,该使团也截获苏俄无线电信息,其中经常包含一些重要情报,特别是当西伯利亚白俄势力切断塔什干与莫斯科之间铁路和电报线路的时候。
前往喀什噶尔使团的布莱克和艾瑟顿都有在俄国旅行的经历,而且艾瑟顿会俄语。该使团表面上声称赴苏俄了解塔什干的真实情况,并希望和当地苏维埃政权建立良好关系,以便阻止中亚棉花运往德国。虽然当时塔什干和喀什噶尔之间有通讯联系,但是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并不清楚塔什干到底发生何事,对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也不甚了解。马继业长期在新疆工作,对新疆和苏俄中亚地区都有较大影响,但将要退休,贝利请马继业随行,艾瑟顿留在喀什噶尔,接任马继业的职位。
贝利使团到达塔什干后,由于通讯所限,并不知道马里森使团当时已在跨里海地区和苏俄交火。因此,马里森使团的军事干预使得贝利使团不获苏俄信任,只得回撤。马继业和布莱克先回英属印度,贝利则又设法在当地停留到1919年下半年。马继业和布莱克在中途分头行动,马继业先撤回到新疆塔什库尔干,然后返回英属印度。
贝利使团并不成功,只是获取了一些情报,但并没有和塔什干苏维埃政权取得任何联系。从后来贝利、艾瑟顿和布莱克的书信中可知,贝利和布莱克以及艾瑟顿之间关系颇不协调。不过,贝利和布莱克都对马继业尊敬有加。1922年9月,布莱克给《泰晤士报》的信中写到马继业在这次代表团中的作用时说:“乔治爵士的谦虚使人们不太了解他,正是他的人品、学识和他在新疆的经验以及在苏维埃的名声,使他成了塔什干代表团无可争议的首席代表。”虽然职务上并不是这样。可见,在贝利使团苏俄中亚之行中,长期任驻喀什噶尔总领事的马继业起到重要作用。
艾瑟顿对苏俄情报活动
艾瑟顿接任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其任期是1918年6月到1922年7月。这段时间是英国利用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对苏俄进行情报活动的最重要时期,而作为总领事的艾瑟顿表现极为活跃,使英国在此对苏俄情报活动达到高潮。
(一)扩大并完善情报网络
新疆和苏俄中亚毗邻,历史上双方存在着宗教、民族和贸易等多方面的联系,加上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中亚地区有大量沙俄残余势力,这些都成为英国利用新疆进行情报活动的基础。艾瑟顿接任总领事后,在马继业所建立的阿克萨卡尔系统基础上,大力发展谍报人员,建立起遍及新疆、延伸至苏俄中亚地区的庞大的情报网络系统,其组成情况如下:
文章来源:《现代情报》 网址: http://www.xdqbbjb.cn/zonghexinwen/2022/0225/920.html